第三百三十五章乘风过江(2 / 2)

清平天下 妙时尊者 5838 字 21天前

那是数十艘‘白虎水军’的战船,正朝着此处快速地驶来。

长江天险,步思聪一方最后的屏障。

那必然是严格防守的。

黄天纵这里,这么大的动作,负责守卫的‘白虎水军’,岂能看不见?

既然看见了,那还用说。

驶船进攻!

‘白虎水军’的强大,也该展露展露了。

在水面上,我们可无惧任何人。

这天下,不能到处都是李清军的骑兵的威名,我们‘白虎水军’,也要名扬天下。

这一战,便是踏脚石。

看到江面上的场面,黄天纵的脸上,无所畏惧。反而,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这一切,他早就想到了。

‘白虎水军’不出现,才是怪事。

同时,他们会用什么进攻方式,黄天纵的心中,也猜到了一二。

李清说,这一战,全看天意。

但我黄天纵,不服。

我认为: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既要看天意,也要看人,怎么做。

天意,只是一个指引,最后,还要靠人来完成。

战船之上的李清军将士,仿佛受到了黄天纵的感染,自信满满,斗志昂扬。

在战场上,我李清军,从来没输过。

这一场,也是一样的!

“备战,进攻!”黄天纵下达了全军进攻的命令。

突然间,一阵风起,东南风刮了起来。

‘白虎水军’的主将步擎天见后,心中大喜。

传下命令:赶紧安排快船,装上干草,朝着李清军的战船驶去。

这一战,步擎天要用火攻。

多少年前,北方霸主携八十万大军南下,被南方的一员大将,以五万人马,在赤壁之地,以火攻之法破之。

此战,名扬天下,流传千古。是长江以南的所有将领的骄傲。

这一次,相同的场景再次上演。

‘东风’再来。

不正是我步擎天扬名天下的时刻。

我要像先辈一样,名传天下。

不一会儿,数十艘快船准备好了。

步擎天一声令下,他们扬起风帆,朝着北方而来。

胜利,就在眼前!

名扬天下,就是如此简单!

......

然而,就在他们快要靠近李清方的战船,点了火焰之后,江面之上,忽然之间,风向大变。

好像有一头巨龙出现,将东南风吸进了肚子里,然后,又吐了出来。

一股强烈的西北风,刮了起来。

步擎天一方的快船,在强烈的西北风之下,越刮越远。

“这是怎么了?

天佑李清?”

‘白虎水军’的将士们,在心中念叨。

“哦,真是天助我也!”李清军的将士,高声地喊道。

“杀!”

随着黄天纵的一声令下,李清方的战船加快了速度,朝着对面驶去。

最前面,是步擎天一方的快船开路,势不可挡,所向睥睨。

不久之后,双方的战船相遇了。

李清军的将士,冲上了对方的战船,正在进行短兵相接的厮杀。

这时候的‘白虎水军’,才知道李清军的强大。

这时候的‘白虎水军’,才知道自己和李清军的差距。

这不仅是战斗经验,勇气等单一方面的差距,而是全面的压制。

天微亮,大战结束。

李清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将士们在黄天纵的率领之下,登上岸边。然后,朝着东方的扬州而去。

擒贼先擒王!

破了步思聪的老家,看他的军心,乱不乱。

......

这一切,好似有天神相助,但实际上,没有的。

皆是李清的算计。

东南风和西北风,对李清来说,只是一个概率大小的问题。

李清隐约记得《赤壁之战》中的场景。当时,诸葛亮幸不辱命,借来了‘东风’。帮助周瑜施展了火攻之计,功不可没。

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存在于李清的心中。

为啥,诸葛亮能借来东风呢?他的手段,真的如此通神吗?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能借来东风,只能说明,他对天气,有一定的研究。通神不通神的,只是无稽之谈。

同样,也说明了一个问题。

在冬季,西北风偏多。

要是东南风偏多,诸葛亮就不用借了。

直接用,多省时省力啊!

有了如此前提之下,李清便悄悄的告诉了黄天纵,你在豫州,派人仔细观察江面上的风向。要是连续两天,都刮东南风,那么,你就可以出兵了。

保证如有神助!

黄天纵照做,果不其然。

渡江之时,有天神相助。当然,这天神,是李清请来的。他黄天纵,没这个身份。

ps:这一章,致敬三国中的《赤壁之战》。

当年,若诸葛亮没有‘借’来东风。

会不会发生‘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景象?

战争之中,‘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所有的胜利,皆是精心的准备,而不是只单纯的靠一场能出现,或者是不能出现的‘东风’。

机会,永远给有准备的人!最新网址:m.bayizww.com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