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2 / 2)

最初的好感就是源于第二章的初次相遇。

就像是梦游仙境的爱丽丝一样,宛若一步踏入了童话世界,不可思议的国度,如蜂蜜一般甜的腻人,正是这样的美好才适合追求永恒乐土的妖精。

——尽管咱也见识过超级不美好的不可思议之国。

所以王子出现了。

童话中的王子,拯救公主的王子,本质上只是个普通人的主角。

在阴影的树丛中,跨过荆棘、斩断杂草,如英雄,如王子一般迎着光,迎着叶、迎着花,迎着飞鸟,站在那密林包裹的深邃之前,挡在幽色的阴影之上。

正是那位少年伸出了手,摘下了脸上翠绿的碎叶,挡住了坠落的树枝,顺着枯叶抱住小小的襁褓。

将流浪的少女带入了人的世界。

那一日,那一双黑色的眸子中闪烁的亮光曾让少女感到疑惑,直到看到夜空才知晓其中蕴藏的美好。

疏离的黎明,斜斜的春风,碧色的森林,被风卷起的花朵。

即便是抛弃所谓的雏鸟效应之类,少年的地位也是将少女带入这个美好的世界的真正的接引者,更是因为无时无刻有少年的陪伴,所以少年成为了系在世界的绳子,把少女这一阵风定格在这个世界的钉子。

那双眼睛闪过的光就像星空一样,少女直到看到星星才意识到了那副景象到底是什么意思,很浪漫,正是这一份浪漫,才和追寻乐土的浪漫相同。

或许这也是有些人批评咱把爱莉希雅写的没那么神性化。

这个也是咱的错。

咱的文笔和其他的都很拉,无法完美地展现出爱莉希雅的无瑕。

世界很残酷,用现实的眼光去看,追寻完美无暇的乐土,简直就是个笑话。

没有什么永恒的,更没有什么绝对幸福。

可爱莉希雅就是一个绝对浪漫,沉浸在美好中的人,甚至比伊甸还要浪漫。

伊甸是属于极致的浪漫主义艺术家,属于人类的极致,而少女是星月的神女,自愿成为人类的伴侣。

这一份浪漫脱离了人类,却又拥抱着人类。

或许这也是伊甸是第一爱莉厨的原因。

浪漫主义者追寻着生活在浪漫本身的妖精,就像喜欢甜食的人甜品一样。

但是少女也不是完完全全的舍弃一切,真的沦为彻底的抽象。

还是那句话,这一份浪漫脱离了人类,但是又在拥抱着人类。

少女对人类的接近本质上就是在展示自己的不完美,不管曾经如何,从此刻,无暇的妖精就不完美了。

既然拥有人的外表、拥有人的品性、像人一样呼吸、像人一样活着;时而喜悦、时而悲伤、时而失落、时而振作、那自然也会被人的自私所裹挟了。

像人一样的不完美,像人一样的有缺点,像人一样的渴望着他人的爱,无暇的人性之华中也包含着复杂。

那份正在跳动着的,炽热的心所传达的感情绝对不会错。

属于童话故事中没有所谓条条框框,没有政治因素,也没有什么黑深残的王子与公主是最适合少女的。

尽管最后的结局在标题已经标注了,至少这一次模拟不会是什么好结局。

带点悲剧的反而更容易让人铭记。

只能说咱尽量不会发太刀的刀子。

让你们别那么难受。

觉都睡不好的那种。

模拟咱感觉最大的优点实际上就是可以不顾一切写一个真正好的故事,而不用束手束脚,被各种前因后果所拦截,不用担心写了之后后面该怎么写。

可以让咱可以肆意的挥发一些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出来之后单独自己主观感觉效果会很不错的东西。

假设这本书不是模拟,那咱是绝对不敢写维尔薇和爱莉希雅的矛盾,出现也绝对不会选择一个就不可能出现另一个,只能让另一个沦为败犬什么的。

就是后面可能会有的一点点刀子,更是完全碰都不敢碰的程度。

你们也就不可能看到喜闻乐见的剧情了。

主世界的圆满注定没有什么可写的,难不成要继续整修罗场和像另一位大佬一样整活。

虽然说整活也不错,多来一点乐子人抽象的剧情,但是一模一样的修罗场看多了也不好吧,还不如穿插在故事中,每一次模拟结束之后来推进上一点。

模拟方面也会尽可能的写出不同的,绝对不是什么套路流程……否则就不会费心费力的写那么多心理描写了。

想要钻研一个角色的心理的变化,并且写的很真实,真的是一件很难很累人的事。

总之非常感谢所有支持这本书的人,最后再让咱厚颜无耻的求一下订阅吧。

对这本书的情节有些感触,亦或者有些话想对咱说的也请尽情的发言吧,一个人的闭塞也会导致闭门造车,语言的讨论可是人类最伟大的能力啊~?

此处有配图,更新版本后可查看

此处有配图,更新版本后可查看

此处有配图,更新版本后可查看

此处有配图,更新版本后可查看

此处有配图,更新版本后可查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