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缝合怪VS集大成者(2 / 2)

他的思想被传承几千年,他本应该高兴才对。

可是全都被曲解了啊!

他有一个很根本的思想叫做“正名”,说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他的本意是每个人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这样天下就会太平了。

他所有的思想核心都在于一个“仁”字。

哪里会要求什么三纲五常,制订等级顺序!

孔子长叹一声。

可能是他所向往的“君臣一心,上下和睦”的理想社会,终究是令人难以企及的奢望。

后世皇帝为有着统一的思想,方便教化民众。改造儒家,终是大势所趋。

当然对于董仲舒的这一套思想体系,先秦儒家之人中也有着一些不同看法。

有些人深感不满,认为他改变了儒家的本质,这是对儒家思想的背弃。

然而,也有人称赞董仲舒。认为他为儒家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他的改造让儒家更加适应时代的需求,更具现实意义。

还有一部分人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无疑是对儒家的一大贡献。

当然,也有人批评董仲舒的思想体系过于强调王权,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儒家原本强调的君臣之间的关系。

......

......

刘彻面露喜色。

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整个国家都必须有着统一的思想。

用文化的方式来统一思想,无疑是正确的决定。

看来自己对后世的贡献,不止是攻打匈奴的举措,还有这个统一思想之功。

而董仲舒则是满脸复杂之色。

他看到天幕中后人对自己改造儒家的看法。

有人赞同是标准答案,有人批判禁锢思想。

然而为了社会稳定,他也只能如此。

当百姓有了统一观念,就可以减少分歧和冲突,大汉的社会秩序才更容易维护。

或许用来统一思想的理论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争议,但是统一思想的必要性却是不能否认的。

......

最新网址:m.bayizww.com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