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献策(2 / 2)

当初朱棣要靖难,北平附近的燕王卫队群起响应,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这不只是燕王在军中素有威望,最重要的是,谁都明白,有燕王,他们就还有靠山,在大树底下好乘凉。可一旦燕王当真被朝廷捉走,他们便也随之朝不保夕了。

张安世又道:“何况朱高煦在军中,素来有着不低的威望,所以……臣以为,眼下要解决这个问题,非常棘手。”

朱棣凝视着张安世道:“这是军国大事,你也要过问?”

张安世苦笑道:“军过大事,也可以做买卖嘛,所以臣想了一个办法。”

朱棣倒没有生气,而是道:“你说来听听。”

张安世便道:“命这些卫队,屯驻于木邦、干崖等地,陛下以为如何?”

“此次朝廷征安南,兴师动众,难保安南附近诸国,不会有异动。木邦和干崖等地,土邦林立,许多的土司,不服王化,甚至偶尔袭扰我大明军屯。不如让这四卫人马,屯驻在木邦等地,防范未然。”

朱棣听罢,皱眉道:“缅甸国历来恭顺,那木邦等地……朕还未设立宣慰司。此番屯兵,是否不妥?”

张安世道:“当初安南国,不也恭顺吗?”

接着,张安世压低了声音:“臣听闻……缅甸国以西,有一国,曰德里国,而此国被帖木儿国任命为德里总督,这德里国幅员广阔,临近缅甸国不远,那缅甸国

请收藏: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