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尘埃落定(2 / 2)

清平天下 妙时尊者 4669 字 21天前

武顺听后,顿时火冒三丈。

“狗屁,就在这放狗屁!

你们世家大族的人,什么时候在乎过律法?

你们世家大族的子弟提升之时,什么时候在乎过律法?

现在李清要剿匪了,需要扩军了,你们拿出律法来了,还要脸不要了?”

身为皇帝,一言一行,可都是要记录在案的。

在朝堂之上,如村妇一样,破口大骂的喊,他武顺,没这个脸皮。

说好听点,一国之君,要有一国之君的威仪。要不然,岂不让周围的小国嘲笑之?

于是乎,武顺强忍着心中的怒火,看了堂中的杨权一眼,好像在说,“老杨啊,欺负的人,可是你的孙子啊,你看着办吧。反正拖得越久,你孙子就越吃亏。这点,你是知道的。”

与此同时,武顺又‘顺路’瞥了欧阳泰初一眼,好像在挑衅道:“老欧啊,不光你有‘狗腿子’,我也有!”

堂中的杨权,率先领会了武顺的意思。

这是要自己大战四方啊!

可是,我不想这样啊!

是而,只见杨权眉头一皱,那便是计上心来。

杨权出列道:“陛下,微臣以为,不用这么麻烦的。在那平雁关周围,除了疯狼卫之外,还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啊。

说实话,他们比疯狼卫,更熟悉草原上的事情,只要陛下一道旨意,便可轻松地解决此事。

若陛下觉得异族之人不可靠,也可让我大顺王朝的一员大将,担任此次剿匪的主将,然后率领他们的兵马,剿灭这支‘马匪’。”

表面上,杨权好像在出主意,但实际上,他是在为李清转移话题。

李清,太年轻了,品阶太低了些。而且,还是一身三职的‘重要人物’,身上的把柄太多了。

在这朝堂之上讨论他,可不是什么好事。

扩不扩军的,对此时的他来说,真的不重要。毕竟,就算李清的手下,多了那么几千人,有什么用啊?

能改变什么啊?

能活下来,保持现状,才是最主要的。

胜利者,一定是活到最后的那一个!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唯一没说话的相国,郁永宁,深深地看了杨权一眼。

这老杨,应该是四人之中,活的最通透的那一个了吧。

其余三人,都是为了自己身后的利益而活着,只有老杨,是为了自己的家人而活着。

在和平的年代,这样是不行的。但现在,很好啊。

毕竟所有人都是前途未卜的状态,敢在谁的身上下注啊?

万一输了呢?

杨权的话,众臣算是彻底听明白了。

我谁也不得罪,只是再出一个谋略而已。让归顺大顺王朝的力猿部和金鹤部等草原部落的大军,去剿灭这支‘马匪’。

你看看,多合适啊!正好还能满足各方的利益。

是而,杨权话罢,朝堂之上的各派众臣,都在思索几个问题:这计策可行不?推荐谁去啊?自己一派能获得什么好处啊?

片刻之后,武煜城率先想明白了一些。再次出列,发言道:“对边关的将领,在场众人,应该没有比我还熟悉的吧。此事,我觉得可以派左文德将军来完成。毕竟,没去过草原上的将领,不太熟悉草原上的风俗。万一因为风俗不合,而与力猿部和金鹤部等草原部落的大军产生了矛盾,耽误了朝廷的大事,岂不是因小而失大?”

左文德,武煜城的手下将领。曾经和李清等人一起跟随着王克敌北上。他是在草原上待过的,而且,和力猿部等人,也算是熟悉。由他担任此职,绰绰有余。

武煜城的话,让欧阳泰初等人,无言以对。

你都没去过草原,还想统领草原上的兵马,咋那么厉害呢?

不怕弄巧成拙吗?

于是乎,欧阳泰初只好退而求其次的说道:“微臣推荐麟州府的折冲都尉融百胜担任左文德将军的副将。”

武顺听后,点了点头。一派出一人,相互制约,皆大欢喜。

“准!欧阳左相,让人拟旨吧。希望他俩,能不负朕之所望,将‘马匪’斩杀殆尽。还我平雁关外,一片祥和之地;还我大顺王朝的商人,一个安全的北上通路。”

就在此时,堂中的杨权却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唉,自己的这个‘好孙子’,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主’啊!

年龄不大,本事却不小!

小小的年纪,放到哪里,都能掀起一阵波澜。

世家大族如此委屈地答应此事,便更能充分地说明此事的重要性了!

你这小子,又和此事纠缠在了一起,十有八九,和你小子有关系。

唉,你爷爷我,拼了命的给你捂着,你倒好,又一次的站在了众目睽睽之下。

能不能低调点啊,什么事都别掺和啊,我杨家,不想在成为下一个李家了。

我还等着你给我养老送终呢。”最新网址:m.bayizww.com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